今日,中國科學院發布了新的《2025年期刊分區表》發布時間,調整為2025年3月。那么,2025年的分區表規則又將有何變化呢?早在2025年1月3日,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就已公布了期刊分區表的升級與調整,涉及期刊范圍及學科大類等多個方面。
2023年的期刊分區表已涵蓋SCIE、SSCI、A&HCI,以及ESCI(Emerging Sources Citation Index)中國期刊。但2025年分區表則進一步擴展了ESCI期刊的收錄,并根據最新的期刊數據進行分區。ESCI期刊通常視為SCIE等核心數據庫期刊的“預備隊”,大多是新刊或者潛力期刊。雖然自2023年起,ESCI期刊開始獲得影響因子,其在國內高校及研究機構中的認可度仍低于SCI等核心期刊。中國科學院的這一舉措,可能使ESCI期刊成為若干科研人員投稿的新選擇。不過,作者在投稿時需謹慎選擇目標期刊,因為WoS每月更新的期刊變動表中,多數變動(如停刊或除名等)發生在ESCI期刊上,且ESCI期刊亦可能被“onhold”調查。值得注意的是,目前“onhold”期刊的完整名單尚未公布,作者可通過LetPub期刊查詢系統官網及SCI期刊查詢小程序,定期獲取更新信息。
2022年的期刊分區表的人文科學部分,僅包含被SCIE和SSCI收錄的哲學、歷史、語言學與新聞傳播學期刊;而2023年的分區表則開始將人文科學期刊細分到哲學、歷史與文學大類,并將法學更名為社會學,涵蓋法學、政治學及社會學研究期刊,共設立包括自然科學、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在內的21個大類。2025年期刊分區表將繼續優化人文科學的學科結構(社會學、哲學、歷史學、文學及藝術學),進一步健全了大類學科體系。
您是否希望選擇合適的期刊,提高您在生物醫療領域SCI論文的發表成功率?我們推薦尊龍凱時的SCI論文潤色服務和投稿期刊推薦服務,幫助您精準選擇低風險(非預警、非onhold、未被剔除核心數據庫)的目標期刊,從而加速您的手稿發表,提高科研成果的影響力!